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

通晓查询 > 诗词大全 > 冯延巳的诗句 > 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 >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

诗句“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的来源出处

(一)、诗句“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的出处,是来自哪首诗词?

出自: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

(二)、诗句“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出自诗词《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全诗的作者是谁?

作者:冯延巳

(三)、诗词《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朝代:唐代

(四)、诗句“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的繁体怎么写?

繁体:蕭索清秋珠淚墜,枕簟微涼,展轉渾無寐

(五)、诗句“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的读音怎么读?

读音:xiāo suǒ qīng qiū zhū lèi zhuì, zhěn diàn wēi liáng, zhǎn zhuǎn hún wú mèi

拼音:xiao suo qing qiu zhu lei zhui, zhen dian wei liang, zhan zhuan hun wu mei

诗句“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出自的诗词全文

出自 唐代 冯延巳 的《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全文如下:

萧索清秋珠泪坠,
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
残酒欲醒中夜起,
月明如练天如水。

阶下寒声啼络纬,
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
可惜旧欢携手地,
思量一夕成憔悴。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的意思和译文

译文
萧索凄冷的秋天夜晚,豆大的泪珠从我的脸上滑落。枕头和竹席微微的发凉,我翻来覆去全然没有睡意。我残存着醉意,就快要醒来。在半夜时分起身,月光明媚得如同白绢一样,夜空如同水一般绵软平静。
台阶下面“纺织娘”悲哀地啼叫这寒凉的秋天。秋风吹向院子里的树,夜晚悄悄,屋内的门也紧闭了起来。只可惜在旧时携手一起经历欢愉的地方,相思一夜就将人折磨的萎靡不振。

注释
萧索(xiāo suǒ):萧条冷落。
珠泪:珍珠大小的眼泪。
坠:指眼泪滑落。
枕簟(diàn):枕头和竹席。
展转:即“辗转”,翻来覆去。
浑:全。
寐(mèi):睡觉。
残酒:残留的醉意。
中夜:半夜。
练:柔软洁白的织品。
阶:屋前台阶。
啼(tí):啼叫。
络纬(luò wěi):即蟋蟀,一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金风:秋风。旧说以四季分配五行,秋令属金。
重(chóng)门:屋内之门。
旧欢:旧时的欢愉。
思量(liáng):思念、回忆。
一夕:一晚。
憔悴(qiáo cuì):瘦弱无力脸色难看的样子。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诗词赏析

  起句“萧索清秋珠泪坠”,前四字写景,点明时节;后三字抒情,表现主人公在伤感落泪。起句情与景的交融,渲染了凄凉萧索的环境气氛,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以下由此出发,层层深入,情与景同时推进。“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枕簟微凉,说明时至秋令;辗转无寐,则言主人公心事重重。同时“萧索清秋”象征着南唐王朝衰败的时局,抒情主人公的“珠泪坠”也暗示词人因忧心国事而难过。

  “残酒欲醒中夜起”,继续承接前面词意,表明主人公睡前曾借酒消愁,暗合“珠泪坠”的意象,睡后又起,则对应“展转浑无寐”。“起”字在这里起关连作用,为全词“词眼”,下面所有词句,都接续这字,描绘“起”后情景。“月明如练天如水”。因“起”而见寒色。

  下片转而描写室外近景,转换为视觉、听觉,“阶下寒声啼络纬”,庭阶传来冷冷的“纺织娘”的啼叫声,“寒”带感情色彩秋夜劲风,庭树瑟瑟,静悄悄的重门关闭着,“悄悄”,言其静谧,衬托主人公心境的——凄清。

  “阶下寒声啼络纬”,因为“起”而听秋虫啼叫;“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因为“起”而闻秋风吹院门。这时,主人公的残酒大概已经大醒,面对清秋之夜,踱步庭中,相思之情荡漾心中,想起了与情人相处的甜蜜日子——“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主人公认为值得自己珍惜的是旧时欢愉的携手之地,想念了一个夜晚,人变得如此的憔悴,正是相思成病。

  直到这最后,作品才归结出题旨,表达对旧时欢愉的深深怀念之情。这首词的最大艺术特点是情与景的交融,景中寓情,情发于景。词中“萧索清秋”象征南唐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中、岌岌可危的现实。词人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已怨妇的内心视角含蓄地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屡遭排挤打击的沉重心情。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赏析及解释

起句“萧索清秋珠泪坠”,前四字写景,点明时节;后三字抒情,表现主人公在伤感落泪。起句情与景的交融,渲染了凄凉萧索的环境气氛,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以下由此出发,层层深入,情与景同时推进。“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枕簟微凉,说明时至秋令;辗转无寐,则言主人公心事重重。同时“萧索清秋”象征着南唐王朝衰败的时局,抒情主人公的“珠泪坠”也暗示词人因忧心国事而难过。
“残酒欲醒中夜起”,继续承接前面词意,表明主人公睡前曾借酒消愁,暗合“珠泪坠”的意象,睡后又起,则对应“展转浑无寐”。“起”字在这里起关连作用,为全词“词眼”,下面所有词句,都接续这字,描绘“起”后情景。“月明如练天如水”。因“起”而见寒色。
下片转而描写室外近景,转换为视觉、听觉,“阶下寒声啼络纬”,庭阶传来冷冷的“纺织娘”的啼叫声,“寒”带感情色彩秋夜劲风,庭树瑟瑟,静悄悄的重门关闭着,“悄悄”,言其静谧,衬托主人公心境的——凄清。
“阶下寒声啼络纬”,因为“起”而听秋虫啼叫;“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因为“起”而闻秋风吹院门。这时,主人公的残酒大概已经大醒,面对清秋之夜,踱步庭中,相思之情荡漾心中,想起了与情人相处的甜蜜日子——“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主人公认为值得自己珍惜的是旧时欢愉的携手之地,想念了一个夜晚,人变得如此的憔悴,正是相思成病。
直到这最后,作品才归结出题旨,表达对旧时欢愉的深深怀念之情。这首词的最大艺术特点是情与景的交融,景中寓情,情发于景。词中“萧索清秋”象征南唐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中、岌岌可危的现实。词人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已怨妇的内心视角含蓄地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屡遭排挤打击的沉重心情。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的创作背景

  词人此词写于南唐(937年-975年)后期,其时南唐受周、宋威胁,岌岌可危,词人自身在朋党倾轧中屡遭贬斥,在官场上郁郁不得志。词人忧心国事,壮志未酬,但迫于时代限制不得不含蓄隐晦地表达,只好通过闺中怨妇的内心视角写下了这首《鹊踏枝》。

作者介绍

冯延巳
冯延巳 [ 唐代 ]

冯延巳(903年—960年),又作冯延己、冯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有词集《阳春集》传世。 [更多>]

冯延巳的诗句名句 更多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寻断梦,掩香闺,行人去路迷绣帏风,兰烛焰,梦遥遥陇头云,桃源路,两魂消南去棹,北归雁,水阔天遥肠欲断薄罗依旧泣青春,野花芳草逐年新,事难论须臾残照上梧桐,一时弹泪与东风,恨重重洞房人睡月蝉娟,梧桐双影上珠轩,立阶前一声已断别离心,旧欢抛弃杳难寻,恨沉沉烦恼韶光能几许,肠断魂消,看却春还去心若垂杨千万缕,水阔花飞,梦断巫山路只知长坐碧窗期,谁信东风吹散,绿霞飞杨花零落月溶溶,尘掩玉筝弦柱,画堂空轻颦轻笑,汗珠微透,柳沾花润云鬟斜坠,春应未已,不胜娇困半欹犀枕,乱缠珠被,转羞人问霜落小园瑶草短,瘦叶和风,惆怅芳时换独立荒池斜日岸,墙外遥山,隐隐连天汉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蜡烛泪流羌笛怨,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今日相逢花未发,正是去年,别离时节重来不怕花堪折,只怕明年,花发人离别夜深寒不彻,凝恨何曾歇,凭阑干欲折两条玉箸为君垂,此宵情,谁共说芳草岸,各烟雾,谁在绿杨深处住云岁迎春楼上月,正是西窗,夜凉时节人非风月长依旧,破镜尘筝,一梦经年瘦芳草满园花满目,帘外微微,细雨笼庭竹窈窕人家颜似玉,弦管泠泠,齐奏云和曲香印灰,兰烛小,觉来时阶前行,阑畔立,欲鸡啼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柳丝如剪花如染香闺寂寂门半掩,愁眉敛,泪珠滴破燕脂脸

诗词大全为您提供唐代冯延巳诗句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的意思,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的作者,诗句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的注释,诗句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原文及翻译,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解释赏析,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的详细解释,诗句冯延巳的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是什么意思,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的作者是谁,诗句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写于出自哪个朝代,诗句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翻译,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的创作背景,诗句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全诗译文等。

通晓查询(txcx.com) - 免费实用生活学习查询网站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